Loading…

你的个人品牌想一炮而红么?

我们不做恶意炒作推广,只玩系统化打造个人品牌,造帮助老板或者专家打造成为行业第一人,帮你带来长期的商业回报和持久的社会影响力
立刻咨询:18600470281

金点子–中美社交文化大不同

20130923093222371

我担任贵狐驻美记者已有些时日,经常为‘如何进行有效的商务沟通’感到捉鸡。几个月前,我才知道,原来跟中国公关(初次打交道)就理应互加微信,可到了美国公关这儿,却只能互递名片。几周以前,我还在想辙跟领导解释,为什么在中国打个电话就能搞定的采访,在美国非得‘邮件来去’。在这个越来越平的互联网时代,不管是中国还是美国,大家可选的商务沟通工具都是ABCD那几样(通话、短信、电邮、IM、商务社交网站 等等),但是双方的偏好选择却很不一样,真可谓是萝卜咸菜各有所爱。

科技再伟大,创新再颠覆,也不会让这个世界无休止地‘平’下去。谈到商务沟通,就必定牵涉文化习性:为什么美国人爱惨电子邮件,中国人却更偏爱即时通讯?为什么老美能欣然接纳‘商务社交网站’,可中国人却显得慢了半拍?有些模式在中国不成气候,并不是‘抄得不够好’那么简单。关于中美商务沟通那点事儿,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些个人体会,权当抛砖引玉吧。

以下3个片段是小编的亲身经历:

美国人的电邮情结

我原先在一家跨国市场分析公司打工,老板是个美国人,他的办公室离我的格子间只有十几步路。有次,我需要向他请示一个要紧的技术细节,没他的 Yes或No,后面的活儿就没法干。这事儿如果当着他面解释两句,两分钟就能搞定。我当时就想直接过去找他或者赶紧通个电话,也就结了;奈何这哥们儿非坚持要我把这事写成email发给他。。。

那封邮件我写了整整15分钟,思来想去,心里各种抓挠儿:这个预测模型的假设条件明显是‘嘴上说外加手上比划’比‘白纸黑字’来得容易啊。

后来,为了确认老板理解了我说的问题,我们那个邮件又来来去去了好几封,一下午过去了,就为这事儿。

中国人的IM情结

这件事发生在我进入一家中国互联网公司之后。本来我一直坚持把周报做成漂亮的word格式,然后以邮件附件的形式发给自己的领导;邮件正文里头还不忘寒暄几句,‘领导好,请您过目’‘多谢您的时间’之类的。。。

自己还挺沾沾自喜。忽然有一天,领导发了个语音微信过来,“Lisa 你以后直接把周报内容粘到微信里就行,别发邮件啦。”啊,还能这样哪!

我半愣着神儿,又赶忙Ctrl C + Ctrl V去了。

被我小看的LinkedIn

从原来的美国公司离职,我很希望临走前,向自己非常敬重的集团大老板表达下感谢 。这是一个在行业内叱咤风云的大牛人物,对待员工还特别平易近人,圣诞季时会走到每个人的格子间逐一问候,并亲手送上贺卡和红包。

公司那么多人,我想他根本记不得我是谁了;而且我当时也没有他的联系方式,邮箱电话啥都木有。 咋办捏?抱着侥幸的心态,我上LinkedIn找了一下他的名字,居然找到了!我试着给他发了个联系人邀请(站内信形式),重新介绍了下自己,感谢他的栽培,交代了一下自己的去处等等等等。

本来以为这封信必定是石沉大海的命运,没成想,这位70多岁的老人居然在半个小时内给我回复了一封200+字的邮件,害得我一通感动。后来通过这个商务社交平台,我们一直保持着联系;小编申请研究生的时候还有幸得到了这位大佬的推荐信。

按’受用程度’排序,以下是我的中美商务沟通公式,供大家消遣。(等式最右的e,指代’受用很少’的沟通方式)

跟中国人的商务沟通

= ①通话 + ②PC上的IM(QQ为首)+ ③手机上的IM(微信为代表)+ ④短信+ e1

注:e1 = ①电子邮件 + ②微博 + ③职业社交网站 ;这个公式不适用于外企的童鞋们,你们没得选,必须按照老外的规矩行事

跟美国人的商务沟通

= ①电子邮件 + ②职业社交网站(Linkedin为首)+ e2

注:e2 = ①公司定制的IM工具(如IBM的 sametime,内容受到公司监控) + ②通话(包括视频类)

最后跟大家分享我的4个体会:

1)对待工作和生活:美国人是‘小葱拌豆腐’式的一清二楚;中国人则是把两者如‘橡皮泥’一般地捏在一起。

对于老美来说,工作是工作,生活是生活,所以他们历来有区分社交圈子的需求。生活中有Facebook,Instagram,Path等社交网络用来打理亲朋关系,工作中出现个料理人脉的LinkedIn实在是件再自然不过的事情。在工作关系范畴,美国人非常忌讳任何显得‘personal’ (私人化)的沟通方式:‘没有格式的’不妥,‘白纸黑字的’最好,他们一直把‘邮件’当成最最恰如其分的沟通手段。

相形之下,我们中国人并不介意将工作和生活高度融合,根本不喜欢把圈子分得那么清,同事跟朋友也经常是同一拨人。我们更倾向于‘聚合型’的沟通工具,把自己的圈子全都笼在一块儿多方便啊。于是微信也好,QQ也罢,全是一锅粥来的。就拿小编自己的微信朋友圈来说吧,里面真是什么人都有:家人,朋友,朋友的朋友,同学,领导,同事,同行,还有些只见过一次面的……

童鞋们可曾想过(老外发明的)‘即时通讯’为毛这么受中国人待见么?小编是这样理解的:我们中国人间,就算是谈工作,也是从‘人情沟通’开始。 QQ为首的即时通讯恰好是比较暧昧的距离,特别适合含蓄的中国人:不用想好措辞,不必讲究条理,一句一句来就OK(就从那句‘在吗?’开始),所以就算是当做商务沟通工具,也格外受到欢迎。

记得我原来在美国公司打工的时候,发现同事们在上班时,(除讨论工作问题以外)最多寒暄下‘天气问题’和‘周末怎么样’这种闲蛋话题;下了班就直接形同陌路,互不过问了。为此,小编那会儿还颇感失落:靠,原来美国同事成不了朋友啊 555。不过逐渐地,我也能理解:在美国人眼中,工作场合实在不是交朋友的好地方,影响工作怎么办;大家想交朋友大可以周末移驾餐厅酒吧夜店之类的。

如今进入中国公司,小编又经历了一个180度的反差:同事们工作时可以累得趴在一起,闲暇时间还能疯在一块,K歌儿搓大顿之类的,谁谁谁离职了还会写个特煽情的告别信,感念一下昔日跟自己共苦的损友们,更有甚者,把下次什么时候一块儿喝酒都交代清楚了……

2)关于工作习惯:美国人的计划与死板,中国人的随性与灵活。

美国人对电子邮件的偏爱还源于他们对于‘计划性’的重视。电子邮件具有‘延迟性’,它允许你按照自己的节奏进行处理和回复。对方发给你一封邮件,你不用为此中断手头的事情,仍然握有对既定计划的控制权。此外,邮件的格式相对正式,对事情的来龙去脉也会有明确交代,方便你做下一步的计划;这些都是美国人非常看重的。但是相应地,这样的沟通方式也会比较死板,就算你有很要紧的事情需要马上跟当事人‘对上话’,也不一定能如愿(人家可能连电话号码都没给你留)。到头来,你只得耐着性子坐下发个邮件,然后再等对方回复。

相形之下,中国人对待商务沟通显得更为‘随性’,偏爱一事一议,随时沟通。不管是打电话还是即时通讯,都让咱中国人在‘找别人’的时候效率何其之高;想起啥事儿就可以名正言顺地‘发起聊天’,让对方停下手头事儿,陪你聊。当然啦,如此一来,咱同时也要做好‘随时响应人家’的准备;也就是说,工作随时有可能被中断。

此外,这种工作习惯的差异还表现在‘时间分配’上。中国人的随性使然,上班的时候也会时不时地料理下‘私人沟通’—泡个妞上个淘宝(我们的很多沟通工具都是‘商务生活两用的’,比如QQ、微信etc.),下班之后却不太介意加班加点。老美则正好相反,上班的时候使劲沟通工作,下班之后就是雷打不动的私人时间。

最后两条解释了“职业社交网站”在中国为毛戏不大。

3)关于人脉。经过LinkedIn长达10年的影响,美国人早就不介意将自己的人脉信息公开在网络上了;他们甚至相信,越是公开,越能借此收获更多的‘人脉’。 不好意思,这招在中国人身上暂不好使。我们特别看重‘关系’,以至于把它当成隐私,根本不可能轻易放手,更不用说将自己的人脉信息公开到网络上了。

有位民企老板曾告诉我,他一直想给公司建个资料库,于是强制每位员工在代表公司参加完外面会议之后,如数上交收到的名片,以便统一纳入公司的 ‘关系网络’。这本来是件天经地义的事情,却招致了员工的大肆不满。后来,他甚至把大家每周贡献的人脉数量公开记入考评,可就算这样,底下的员工依然不乐意交。他说,“没辙,中国人出于本能地捍卫关系”,大家的潜台词是酱紫的:这是我的‘关系’,凭什么跟你分享呀;你们就此交好,我又能从中捞到什么好。

4)关于简历。若想让LinkedIn这类职业社交网站真正帮到自己,就必须在上面‘勇敢地’公开个人简历(教育背景,工作经历,推荐信etc.),越完整越好。美国人对此已经欣然接受,可中国人暂时还做不到。就现阶段来说,由于咱中国人的简历包装成分忒大、诚信体制没有跟上、竞争对手又不值得信任,大多数人仍然把个人简历的私密性看得很重。在LinkedIn上,每个人的信息都是公开的;如若你对自己的简历进行‘包装’,那就免不了面临被熟人识破的风险,如若你‘不包装’,又很容易被别人比下去。你说,这样的LinkedIn能对中国人的胃口么?

本文作者为搜狐IT驻硅谷记者

来源:搜狐

金点子          http://www.960123.com/





发表回复

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。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

 
QQ在线咨询
售前咨询热线
18600470281
售后咨询热线
010-82865151